2025 年 8 月 2 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启云科技,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 “CSCO胃肠肿瘤规范化诊治专题学习班(南京站)” 在南京召开。大会主席秦叔逵教授、马军教授、李进教授携手全国胃肠肿瘤领域专家,通过指南解读、前沿进展、多中心 MDT 病例三大模块,推动诊疗规范化落地。
梁军教授以“聚焦胃肠肿瘤规范化诊疗痛点” 为题主持开场,强调本次学习班直击临床实践难点,将推动指南向基层深度渗透。 大会主席秦叔逵教授在开幕寄语中,欢迎各位专家同道共赴南京参加本次交流学习,呼吁通过多学科协作破解胃肠肿瘤诊疗均质化难题,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一、权威指南深度解读
张涛教授系统解析《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解读-非转移性的治疗原则,着重讲解了更新内容,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1.dMMR/MSI-H,2. PMMR/MSS:肛门括约肌保留无困难(III级推荐),(II级推荐)肛门括约肌保留困难。讨论环节,高超、孙长江、郑永法、李红霞教授围绕如上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梁军教授主持。
方凤奇教授详解《CSCO肿瘤心脏病学指南》-胃肠肿瘤治疗所致心脏毒性的预防及处理,强调了目前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共患率高的现状,阐述了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机制,氟尿嘧啶药物有心脏病史患者更会增加心脏毒性风险。最后,方教授介绍了雷替曲塞预防氟尿嘧啶类心脏毒性的多项研究,证实雷替曲塞可规避5-FU心脏毒性(SALLY研究无心脏事件)。肿瘤心脏病学2025版指南于2025年9月CSCO年会发布,新版指南中雷替曲塞替代治疗将作为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心血管毒性的预防的一级推荐。蓝东、卞保祥、朱先海、项友群教授围绕如上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褚晓源和蒋立峰教授主持。
李元方教授解读《CSCO胃癌诊疗指南》解读--外科部分,主要讲解了局部进展期胃癌(可切除)-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可切除)-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不可切除)技术型转化治疗,单一远处转移胃癌-生物学筛选,这几大部分中的更新。赵恩昊、刘流、潘可、毕铁男、王光林教授围绕如上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孔大陆和韦烨教授担任主持。
任骅教授做《CSCO胃癌/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解读—放疗解读的学术报告,总结了csco指南2025胃肠放疗更新,直肠癌包括早期免疫(加放疗)从借鉴到尝试,局部晚期免疫(加放疗)证据级别提升启云科技,注释和附录中增加了FOWARC研究同步方案。胃癌包括新辅助放化疗证据级别降级等内容。刘学芬、张铁宁、陶振超、乔文波、邵凌东围绕如上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张建东教授担任主持。
二、前沿进展重磅发布
邱妙珍教授做肠癌前沿进展解读学术报告,内容详实。报告中包括了非转移性结肠癌分期调整,M0型结肠癌病理分期系统的改进等内容。关于局部晚期结直肠癌和晚期BRAF突变型结直肠癌的多项临床研究,如LBA1 ATOMIC研究、(3503)DYNAMIC-III研究、LBA3510(CCTG) CO.21 (3期)、LBA3500 BREAKWATER研究的内容也均有最新进展。蔡娟、杨淑萍 、马骥、焦敏教授围绕如上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肖秀英和童建东教授主持。
李进教授进行了胃瘤前沿进展解读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多项胃癌治疗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如ORIENT-16研究、KEYNOTE-811、CLDN18.2 、FIGHT、Rainbow研究(III期)、DESTINY Gastric-01研究(II期)等,并且探索了未来胃癌免疫靶向治疗的发展方向。干惠珠、邹宏志、周毅 、钟献、左学良教授围绕如上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马军和张弘纲教授担任主持。
三、多中心 MDT 实战交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金颖、姜武、张天奇、姚晔、何伟、蒋新华)分享:《结肠癌病例分享——多学科协作攻坚局部晚期肠癌》病例。
患者49岁女性启云科技,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输尿管浸润、膀胱瘘形成(cT4bN+M1)。转化治疗路径:1.FOLFOX+西妥昔单抗(8周期)获PR;2.盆腔放疗(46Gy/25f)缩小原发灶。四次手术里程碑:1. Dixon术+膀胱部分切除(2022-11)2. 肝转移瘤切除+微波消融(2023-2)3. 右下肺楔形切除(2023-6)4.复发肝转移再切除(2024-2)。最终结局:2025年4月随访维持NED状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熊峰、 高凌、刘永浩、姬磊、何骏、黄山)参与病例讨论,李敏和任黎教授担任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程璞、梁建伟、张弘纲 、张文文、赵青、李琳)进行了如下的病例分享:《绝处逢\"塞\"——雷替曲塞挽救晚期肠癌耐药困境一例》
患者56岁男性,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经历多线耐药(Bev+XELOX→XELIRI+西妥昔单抗)。
创新方案:三线采用\"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雷替曲塞\"(9周期SDa)维持。
治疗突破:基于SALLY研究(雷替曲塞二线治疗mCRC,mPFS 7.3月),切换为\"西妥昔单抗+雷替曲塞\"维持治疗6周期持续控制。
证实雷替曲塞在5-FU失效场景的挽救潜力,及抗EGFR药物跨线再挑战策略可行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刘立恒、王健、周波、陈漪、郭磊、梁立)参与讨论,王贵宪和朱春荣教授担任主持。
· 结语 ·
本次学习班通过 “指南-前沿-实战”三维联动,为胃肠肿瘤诊疗提供 闭环解决方案。未来将重点推动 基层指南落地、强化 交叉学科建设(如肿瘤心脏病学),并探索 真实世界研究赋能临床决策,助力诊疗均质化提升。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